磁性传导路面电车是由意大利开发设计的 ,-. 交通系统。它以人为本,注重社会环境景观,采用无架空电网,在车辆下道路电网上集电方式运行。同时,通信和控制信号也共同使用地下电网,是具有中量输送规模的**概念城市交通系统。
(1)技术。车辆以橡胶轮胎和电动机运行。电车线根据运行线路全部埋设在道路水平地面上,电车线只在静止或者移动的车辆下通电,其他地方电车线处在接地状态,所以完全无害和没有危险。车辆在电车线通电时,才能从车辆下的电车线供给电源。电源由两个方面供电,可从电车线上或从车上蓄电池供给。平时行驶由电车线供给,在车站利用停车期间给车上蓄电池 充电。行驶中,一旦集电器脱离电车线,它能迅速、自动地转换由车上的蓄电池供电。车辆下面装有两个滑靴的特制集电器,与磁性传感器接触。车辆一旦从电车线上脱离,集电器能随时在任何点上返回电车线。这些特点,已具备公共汽车灵活机动的特性。
通常驾驶员可以依靠车辆控制系统自动操作车辆行驶。同时集电器能自动随车辆前进方向,独立地与电车线调整接触。集电器也可以像导向式驾驶系统一样,由车辆前操纵。
控制中心与车辆运行保持联系,中心能随时准确地显示车辆在电车线上的位置。运行线路、速度、目的地到达时间等信息,也同步与控制中心计算机连接,并能和驾驶员交流信息。控制中心不仅参与驾驶员和乘客交流,也能和车站交流信息。
(2) 车道。可以在普通道路上铺设电车线。
(3)电力供给。用 DC/AC逆变器变换以 DC 接受的电源。为了减少环境面上的冲击,把逆变器收藏在特制小柜内,沿电车线配电。电源既可从电力公司供给,也可从特别设置的变电所供给 (DC750V)。
(4)电车线。电车线铺设在道路深 30CM,宽 60CM的 DC梁内。PC 梁是预制箱内结构模件,具有严密的防水构造,当中内藏柔软性动力导线或动力带。
各模件尺度有 3CM 和 6CM,正极侧电车线分割成约697’ 的绝缘金属链段由车辆下的磁性传感器 (集电器)接触通电。动力带通常在电车线下面,当被磁性吸引而举上时,动力带上金属板接触到金属链段,金属链段则通电。电流通过正极侧集电器启动电动机,再次返回到负极侧集电器,持续在电车线上回路。
(5)集电器。集电器上安装着磁铁和磁性组件,由集电靴系列构成。集电器臂由杠杆和滑板构成。随着车辆移动,能三维度启动集电器。另外,集电器前面安装有**集电面上堆积微小障碍物的绝缘刷子排障器。
(6)自动系统。自动系统是中央控制运行管理系统,能适应特定运行和技术规范,通常监控电车线上的车辆,得到信息对于优先信号、车站信息提供、状况分析等附带机能使用。
(7)车辆。车辆**低地板,由电车线受电运行。标准型车宽 2.5M,长12M、18M或 24M。定员*大约 160-180 人。
(8)可靠性。虽电气运行,但具有很高灵活性,可以像公共汽车那样在一般道路上行驶。车辆即使无意中离开电车线也能随时返回电车线。而且电车线延伸方便,价格便宜,容易变更线路。
(9)操作和维修保养费用。车辆能以20kph以上表定速度运行。车辆数和运行工作人员费用小。由于车辆和电力供给分系统特点和简单化,大幅度降低了维修保养费用和备件成本。
(10)投资额小。性能与原来路面电车一样,但价格低,因此,中型城市宜采用。
(11)建设周期。由于采用预制模件方式,建设周期比原来路面电车系统短。在通常情况下,建设进度100米/ 日。
磁性传导路面电车1997年意大利首先进行了500m试验线运行,2000年开始实验行驶,预定2001年正式营业运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