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浅谈桥门式起重机供电方式的改进

  目前,桥、门式起重机(以下简称桥、门吊)的供电方式分为两大类,即硬滑线供电和软电缆供电。襄樊铁路分局装卸总公司现有各型门吊20台,小车全部采用软电缆悬挂式;大车供电方式三年前只有 JDQ—1型一种,由于故障率较高,公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,本着经济节约、突出实效的原则,进行了一系列改进。

1 方案确定

1.1 问题的提出

几年前,装卸总公司门吊几乎全部采用JDQ—1型受电器,其原理如图1。压缩弹簧给滑块以一定推力,由于拉杆限定作用,保持电刷以一定压力接触滑线。当门吊 B 向行驶时,一般受电器工作状态比较稳定;而 A 向行驶时,易受滑线较大阻力的影响,导致受电器从滑线上脱落,造成缺相供电,如电流保护器状态**,可能损坏电机。为此,装卸总公司先后对部分门吊供电方式进行了改进。

1.2 改造方案

1.2.1 自由悬挂式

该方案铜滑线两端拉紧固定在铁塔上,中间每隔一定距离(通常不超过8m)装一中间分叉支架———导线支持器,铜滑线中间部分架在分叉的支架上,受电器为铜滑轮,由铜滑轮提着铜滑线运行,铜滑线与受电器靠滑线自重压紧‚接触良好。铜滑轮经过支持器时,铜滑线离开支架,受电器从支架上方通过。

对运行速度不超过90m/min 的门吊大车或小车运行机构滑线直径小于10mm 时,可采目前,装卸总公司有8台门吊改造采用这种供电方式,避免了受电器从滑线上脱落的可能性,铜滑轮每两年更换一次,降低了故障率,减少了成本支出。

1.2.2 固定悬挂顶触式

该方案滑线采用固定悬挂式,导线两端固定,而且在所有中间支架处都加以固定,中间支架间距不超过6m,受电器结构如图3所示,电用这种悬挂供电方式。如图3所示。电刷依靠压缩弹簧弹力顶触滑线,保持良好接触,也可防止缺相供电现象的产生。

1.2.3 安全绝缘导管式

安全绝缘导管滑线为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导电装置,FHD 多极安全绝缘式导电装置在半封闭塑料导管内,嵌有多极铜条为输电导线,受电器小车安装在导管内,配合紧凑,移动灵活,受电器小车装有多极电刷,与铜条接触。这种导管滑线一般4m 一根,安装时支架间距应为1m,并均匀分布在一根导管上,保证两根导管滑线接头处铜条良好地固定连接,避免接头铜条错位,影响受电器小车在导管内正常运行(如图4)。

这种供电方式可架在空中,也可在受高空障碍(如高压线等)限制时,设置在地沟中。设置在地沟时,应注意安全防护,做好地沟排水工作,并设置盖板(如带合页钢盖板),防止外力损坏导管。为保证受电器小车在地沟导管中运行自如,引出导线随门吊移动时无阻碍,在采用这种供电方式时,我们还自制了一种自动开关盖板的结构,可保证门吊到达处盖板半翻开,而离开处盖板关闭。其示意如图5。

1.2.4 其它方式

同时,装卸总公司在门吊大车供电方式改造中,对部分门吊滑线采取了软电缆悬挂供电方式,而对部分桥吊采取了角钢滑线供电方式。软电缆悬挂式是将电缆固定在专制滑车上,滑车沿着工字钢移动。而角钢滑线供电方式,滑线为角钢固定在钢板上,钢板装在绝缘子上,绝缘子和金属架固定在基础上,带直角槽的生铁受电器靠自身重力与角钢二直角面接触。

2 几种供电方式的总结

JDQ—1型受电器供电方式可能造成受电器从滑线脱落,但检修方便,更换电刷简单易行。自由悬挂式工作可靠,可有效防止铜滑轮与滑线分离,同时故障率较低,使用寿命长,但更换检修受电器铜滑轮相对 JDQ—1型供电方式增加了工作量。固定悬挂顶触式,制作稍微复杂一些,但检修更换电刷方便,适于推广。而FHD 型绝缘导管供电方式绝缘可靠,能防止雨雪侵袭,载流量大,压降低,无需补偿线;但安装精度要求高,两根导管连接处铜条的微小错位,易造成受电器小车运行冲击,过量靡损电刷,增加故障检修率。其它方式如角钢滑线供电方式,安装简单,故障率低,但需要定时除锈和除尘,以保持良好导电。悬挂式软电缆供电方式在门吊的大车供电中较少采用。

3 电流计算及导线、滑线选择

滑线更换和供电方式改进,需进行电流验算,保证改进线路压降小,发热低,并尽量降低成本。滑线和导线的发热按工作电流计算,电压损失按*大电流计算。

3.1 工作电流的计算

一台门式起重机由于各机构不会同时工作,考虑各种不同因素,总的工作电流的确定,目前有很多方法,这里仅介绍综合系数法。综合系数法是需要系数法、二项式法和利用系数法的综合。起重机的工作电流可从表1中查出计算公式算出。

3.2 *大电流

*大电流按功率*高的机构的电动机为起动状态,而同时工作的另两个机构处于正常工作状态计算。






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22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