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司新闻

浅谈“油改电 ”eRTG技术

1 概述

全球燃油价格飞涨,各国对环保、节能要求的不断提高,使得 “油改电 ”eRTG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和提高。 “油改电 ”eRTG是指用电力驱动来代替原来用柴油驱动的轮胎吊,它既利用了电力“清洁能源 ”环保低耗的优点,又具有轮胎吊灵活转场的优点。 “油改电 ”eRTG以其无比的优越性成为国家交通部近期在港口推广 “节能减排 ”技术的带头兵。

“油改电 ”eRTG是新近发展的技术,其发展和完善本身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人们对新技术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。本文对不同形式的 “油改电 ”技术特点作一个分析和比较,以期对各个码头选择合适自己的方案提供一些帮助。

2 RTG和 eRTG的发展过程

目前世界港口 90%以上的集装箱堆场龙门吊是人们熟悉的 RTG‚它以柴油发电机作为动力,柴油发电机是安装在轮胎吊上自成一体的,所以它具有 “灵活转场 ”的优点。与轮胎吊同期存在的还有一种是轨道吊,它是在轨道上行走的,采用电网供电的形式,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。但是由于集装箱堆场龙门吊须 “灵活转场 ”,人们更加愿意选择轮胎吊。

轮胎吊利用柴油发电机作为动力,“喝油 ”厉害,有其先天的 “效率低下 ”问题。轮胎吊柴油发电机的容量必须覆盖吊机的*大功率,而吊机的*大功率仅仅当提升重载集装箱加速运行的一瞬间,使用时间往往只持续几秒,还不到吊机工作时间的 1%,而其它用不到*大功率时候的柴油发电机也必须满速运转,效率非常低下。人们也发展了不少技术来提高柴油发电机的效率,如:柴油机调速、大小柴油发电机、柴油双速发电机、混合动力减小柴油机容量等等。它们的目的是提高柴油发电机的效率或使用率 (通常也就 10% -30%效率的提升 ),但与使用市电的大型发电机组相比效率仍然很低,成本也高。比较而言,*彻底的方法是采用电网供电来代替柴油发电机,即 “油改电 ”技术。电网供电可以根据需要开关电源和调节电量供给,目前 “油改电 ”节约营运成本可达到 60% -80%。

*初的 “油改电 ”技术更多从单纯吊装节能效果来考虑,当初也将 “RTG油改电描述为需要在 RTG上增加一个供电系统。当 RTG在堆场上进行正常堆垛作用时,关闭柴油发电机组,将供电选择开关切换到岸电供电;当 RTG需要转场时,分离岸电,供电切换到柴油发电机组 ”。而电源的分离和切合、柴油发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往往为轮胎吊带来很大的不方便性。

而实际中,特别是对于现代规模化集装箱码头,不仅仅是利用 “油改电 ”的节能减排特点,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保留轮胎吊 “灵活机动 ”的特点。因此,在油改电方案之初就应该更加注重轮胎吊的转场问题、驾驶问题,*理想的是尽可能“带电转场 ”,减少电源插拔和柴油机启停,同时又不会对驾驶带来大的影响。

3 “油改电 ”岸电上机方式和特点比较目前已有的 “油改电 ”方法是采用电缆卷筒、低空滑触线、高架跨箱区滑触线三种方案。

3.1 电缆卷筒供电方式 (单箱区移动 )该技术是*早得到应用的 “油改电 ”技术,在国外个别有环保要求的小型集装箱场地,如挪威奥斯陆港口自 2003年初开始使用。国内 2003年末也在东北一边贸集装箱堆场使用。随后在深圳招商港和上海沪东集装箱码头分别使用。*近由于 “油改电 ”技术的推广应用,部分码头开始大规模地推广,如天津,深圳等地的部分码头年内会有40-50台投入使用。

该技术就是通过将电缆卷筒安装在轮胎吊上,利用供电电缆将市电采集到轮胎吊上 (见图1),其典型特点是:

● 在原 RTG基础上,再增加一套市电供电装置,主 要 有 机 载 变 压 器 (如,1000V/460V,460kVA);电缆卷筒驱动控制柜 (电缆卷筒控制电

源,PLC,变频器 );电缆卷筒 (如,卷筒外径 4m‚内径 2m),卷筒驱动电机和支持支架和维修平台;整机重量增加约 3.5t,会增加轮胎磨损和电能驱动。

● 轮胎吊跑道上通常需要挖设电缆沟,操作需要防止车辆或者轮胎吊压到供电电缆,从而导致供电电缆受损。往往还需要在轮胎吊加装防撞装置和减速运行。一旦发生碰撞,维护成本较高。

● 由于电缆卷筒的局限,系统增加一定的电缆和变压器损耗,约是总功率的 10% -15%。

● 移动受限,目前只能单箱区内运行,换箱区工作需要切换电源,启动柴油发电机,需要增加额外 的 时 间。相 邻 间 箱 区 转 场 通 常 在 20-30min。

● 电源插头由于需安全防水,插拔电源有一定安全性,目前大多需要工程技术部来人帮助。

● 电源插头需要能方便快捷进行电缆插拔,目前主要还采用国外进口部件‚可控性差。

● 电缆卷筒需要占用宝贵的运行安全空间(约 30-40cm‚如安装在门架内,可能被吊具和集装箱碰撞,如安装在门架外,可能影响轮胎吊行驶安全)。

● 在已有的应用中表明,防碰撞系统是非常重要的配置,但由于不象低空滑触线可以用固定板做为基准,目前常用的方法 (如激光、超声波 )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。

● 另外,防碰撞系统仅仅可以减少碰撞事故,但驾驶不方便性仍然存在,往往通过牺牲驾驶速度来完成,这样也影响效率,目前针对该问题已有自动驾驶技术 (如 GPS,图像处理技术 )推出‚需要一定的支出。

● 需要有效的换向装置,以确保使用较少的电缆和对电缆弯曲疲劳的影响。

● 机上东西较复杂,使用寿命有限 (部分主要部件寿命仅 5-10年 ),如电缆弯曲疲劳和老化,变频电缆卷筒寿命等,有一定的维护成本。

● 改造费用估算:2台 RTG在2×250m堆场范围内,地面供电部分改造费用 160万‚机上改造部分 100万,平均每台改造费用为 130万人民币。

造价较高。

● 由于其电缆和变压器的损耗,以及轮胎吊重量的增加,在可比条件下,年耗油 55万元的工作频率下,平均每台节约营运成本为在 66% (上海沪东单位标箱油耗 1.01kg=4.55元,单位标箱电耗 2度 =1.54元 ),节约效率较低。投资回报期约为 3.5-4年。由于系统的寿命较短,按 10年计算,投资回报期占系统寿命约35% -40%。

● 该技术地面工作较少,轮胎吊改造可以不占用工作场地,对堆场影响较小。

● 使用该技术的轮胎吊相对完整独立,可以分批分期单独改造,轮胎吊今后转场和利用比较容易。

● 应用面广,适合于不同大小、形状的场地,特别是对小码头,轮胎吊数量少 (10台以内 )、密度小 (平均每台覆盖 2、3个箱区以上 ),有较高的性价比。

● 该技术相对应用时间较长,且深受主机厂欢迎并积极推广,在市场上有一定的影响力。

3.2 低空滑触线供电 (单箱区移动 )

该技术是 2006年中由青岛港提出和开始使用,并且快速进行大面积推广,在青岛完成 60多台轮胎吊改造,是*先完成批量使用、得到系统使用经验的。随后盐田国际和香港 HIT分别有小批量 10-20台轮胎吊使用。*近由于 “油改电 ”技术的推广应用,部分码头开始大规模地推广,如盐田年内会有 70-80台使用。低空滑触线供电是采用刚体滑触线作为RTG供电的导体 (见图 2),其特点:

● 一般架设高度为 2~3m‚每隔 3m左右,须有一个电线杆作滑触线支撑,由于高度有限,滑触线须采用安全滑触线,供电电压通常是机上电压(如 460V)。

● 轮胎吊跑道上必须架设安全滑触线支架,操作需防止车辆或者轮胎吊撞到供电支架,从而导致供电滑触受损,往往在轮胎吊需要加装防撞装置和减速运行。一旦发生碰撞,维护成本极高。

● 移动受限,目前只能单箱区内运行,换箱区工作需要切换电源,启动柴油发电机,需要增加额外的时间,相邻间箱区转场通常在 10-20min。

● 由于安全需要,插拔电源必须先切断线路电源开关,目前大多需要工程技术部来人帮助。

● 滑触线的集电装置需要保证安全供电和牵引,较为复杂,长度必须可以调节,质量要求高,目前主要采用进口部件。

● 安全滑触线支架需要占用相当宝贵的运行安全空间,通常在 50-100cm,非常影响驾驶安全。在已有的应用中,防碰撞系统 (如激光、超声波 )几乎成为必须的配置,如在青岛和盐田,增加一定的成本。

● 另外,防碰撞系统仅仅可以减少碰撞事故,但驾驶不方便性仍然存在,往往通过牺牲驾驶速度来完成,这样也影响效率。目前针对该问题已有自动驾驶技术 (如 GPS‚图像处理技术 )推出‚需要一定的支出。

● 由于该技术源自于工业行车供电方式,为节约成本,通常采用铝滑线,与铜滑线相比,线损耗较大,同时寿命也短很多。

● 改造费用估算:目前国产低空滑触线约2500元/m,进口低空滑触线 4000元/m,考虑到同比采用铜滑线,每米需增加 1000元,2台 RTG在 250m堆场范围内,同时考虑必须的防碰撞系统,投资费用:平均每台改造费用为 45-60万人民币。造价较低。

● 由于铝滑线的损耗较大,目前报道平均每台节约营运成本为在 61% (青岛港单位标箱 5.9元下降为 2.3元 ),在可比条件下,年耗油 55万元的工作频率下,投资回报期约为 1.3-1.4年。由于铝滑线的寿命限制,和系统在地面的安全性等问题的影响,按 15年使用寿命计算,投资回报期占系统寿命约 8.5% -9.5%。

● 该技术地面工作较多,对堆场影响较大。轮胎吊改造需要有一定的小批量同时进行。

● 适用面较广,对于中等规模 (10-20台 ),中等工作密度 (平均每台覆盖 2、3个箱区 )的堆场有较高的性价比。

● 该技术有批量应用业绩,目前在批量推广中有一定的市场。

3.3 高空跨箱区滑触线供电方式 (跨箱区移动 )

该技术是2007年初由上海港 (与上海海得共同推出 )率先开始使用,并且是后来居上,*快得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的。在上海目前已经完成 80多台轮胎吊改造,并且在宁波、广州、妈湾、扬州等港口开始批量和大批量使用,近期上述码头和上海港还会有 100-120台使用。

高空跨箱区滑触线供电方式是以电车铜滑触线作为载流导体,架设在 RTG的顶上,以承重钢绞线作为铜滑触线的承载装置,承受滑触线的重量并保证铜滑线的水平,加上其它辅助措施,保证轮胎吊的可靠供电 (见图 3),其特点:

● 供电铜滑线电压通常是机上电压 (如460V),架设高度在 25m以上,由于高度超过轮胎吊和其它码头运动设备的高度,对港口设备没有妨碍,避免由于碰撞可能引起的高额维修费。

● 轮胎吊司机无需改变操作习惯,可操作性很好,安全性也强。

● 在直线箱 区 间 移 动 自 由 (即 “带 电 转场 ” ),保证了绝大部分轮胎吊转场机动性的要求。因此,可以结合其它简单方法,彻底让轮胎吊从柴油发电机中解放出来 (是前述两种方法无法做到的 ),并省去相当大的柴油机维护成本。另外,由于卸掉柴油机,可以减轻数吨的重量,对轮胎吊的轮胎磨损和轮胎吊行走节能都有帮助。

● 轮胎吊切换供电时,由于电源开关的安全距离达 2米,系统安全性很高。但操作需要爬到吊车顶部,不很方便,不过好在这种需要在大堆场的机会很少,另外如需要可以引入自动切换系统。

● 高空滑触线的架线依靠高杆塔来完成,塔高35~45m,间隔100~300m,因此,可选择相当次要的空间来安装,保证不影响运行,没有碰撞危险。

● 设备使用寿命很长,主要部件在 30-50年以上寿命,维护成本低,所以部件均为国内生产。

● 改造费用估算:目前以 1200m计算,每米造价为8000元,可以提供10-12台,一次性投资费用平均每台改造费用为80-96万人民币,价格中等。

● 由于采用铜滑线,损耗较小,也没有变压器损耗,甚至还可以省掉柴油机的重量,是目前节约营运成本*多的,平均每台为 77% (上海港振东码头单位标箱耗油 0.87升 =4.47元,单位标箱电耗 1.36度 =1.02元 ),在可比条件下,年耗油 55万元的工作频率下‚投资回报期约为 1.9-2.2年。由于系统的安全性高,使用寿命长,按 30年使用寿命计算,投资回报期占系统寿命约6.5%-8%系统综合经济性*好。

● 该技术地面工作中等,对堆场影响中等。轮胎吊改造需要有一定的批量同时进行。



5 总结

● “ 油改电 ”技术是目前 RTG*有效的 “节能减排 ”技术,值得大力发展和推广,有条件的港口应该尽快应用该技术。

● 目前三种方法各有其特点和应用场合,无法完全取代,码头应该根据自己的条件选用合适自己的技术。

● 总体来讲,对于小码头较适合用电缆卷筒方案,中小规模的可选用低空滑触线方案,中大规模的更适合用高架滑触线方案。

● 由于总体性能是高架滑触线*优,低空滑触线居中,电缆卷筒较低。因此,在满足资金、场地、运行条件的情况下,应该按上述顺序选择应用方案。


















沪公网安备 31011402005122号